作文教学
可贵的真实
湛江第一中学 胡兴桥
对不起 ,这篇考场作文我给了60分,满分。
拿到这个作文题,很多考生天马行空,自私的莫过于葛朗台,爱心的莫过于丛飞,有修养的莫过于英国绅士,有商业头脑的莫过于比尔盖茨……但是对不起,我都没有给满分。
这是因为,真实的感情往往是需要亲自体验的。
可是,明明这篇文章涉及了一个敏感话题,你居然给满分?!
是的,文章涉及的就是中学生的“早恋”——极有分寸的“早恋”。试问,十七八、十八九岁的高中生,对异性有好感,算不算正常?写一种正常的、甚至是美好的情感,算不算正常?倒是我们在作文中一谈及“早恋”,就如同大敌,就该“千刀万剐”,显得极不正常!倒是我们一提及作文,就去背诵作文素材,就去套用模式,就正襟危坐,显得极不正常!
有时我甚至认为,对于考场中那些“胡拼乱造”的作文“写手”,倒不如从“写情书”开始,情感更为真挚,体验更为真实,效果更为现实。
“作文不是无情物”,长期以来,我们的作文始终陷入一种“文章学”的讲解怪圈,在文体、中心、层次、章法等方面画地为牢,将高考作文备考逐渐带入了死胡同。以至于我们现在猛然发现,考场作文的千篇一律、大量“仿、套、抄、伪”的作文充斥眼球,发现一篇《对不起,我只敢这样爱你》是多么的不容易!
“真实”,自然包括“真实的体验、真实的经历”,更可以是“艺术的真实”;还包括“真实的理解、真实的想法、真实的见解、真实的感悟”,一个“真”字,方显示出“本色”、显示出“环保”、显示出“干净”、显示出“性灵”、显示出“良知”、显示出“精神”、显示出“人本”、显示出“人道”、显示出“魂灵”。有人认为,考场作文的集体滑坡,一半在“应试”,一半在“教师”。可我认为,我们一开始便在作文的“本源”认知上出了问题。
“作文”是人传达自我、发表自我声音的一种方式,也是一种适用于交流的、甚至是帮助人安生立命的重要手段。“人真才能真文”、“文如其人”几乎可以成为写作的普世法则,可是我们呢?几乎从小学开始,就在引导孩子走“假、大、空、套、抄、伪”的作文启蒙,社会的功利思想无孔不入,使得最能体现孩子个性、思想、灵魂的“写作”,成了孩子最害怕、最痛苦、最无聊、最伤心、最不愿面对的“劳役”、“苦役”!这其中的原因,十分耐人寻味。
刘付蓉同学的作文得了满分,她很高兴,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。为什么,因为她的语文成绩并不怎么好,这篇文章只是借助灵感“神来之笔”。她说,如果是高考,为了保险起见,我是绝对不会写这种“早恋”题材的,风险太大。再看看其他同学写作的作文,全班60多个学生我十几分钟就把成绩打出来了,因为大都符合作文的“范式”,几近千篇一律,改卷一点难度也没有。看到学生的作文是这种面貌,我既高兴,也难过。高兴的是学生“文体规范、中心突出、层次清楚、有理有据”,这样的文章在高考中可以“稳中求胜”;难过的是,这样掏空了“真”的作文,谁愿意多看?
面对高三学生整日疲惫的眼睛,面对高考竞争的巨大洪流,我的作文教学思想或理念,或许只能通过这种蹩脚的点评,来获取短暂的安慰。有时,对于作文教学,我也真想说:对不起,我只能这样爱你!
附:考场满分作文
对不起,我只敢这样爱你
湛江一中 刘付蓉
亲爱的小A:
又一次,装作无意间略微抬抬头,视线正好掠过你的发丝,窗边的你正埋头学习,阳光均匀的落在你肩上,细细碎碎地明媚着。几乎只停留一瞬,我马上又将目光聚焦到窗外的高大的椰树,生怕你从我的眼睛里窥出我暗涌的爱潮。
我只是我,如你所知,有点害羞又有点懦弱的我,无法像《越狱》里Micheal对Sara那样对你,聪明隐忍的同时又勇敢坚强,会在逃亡的时候用他特有的方式——纸鹤表达自己的心意,又会在危难的时候为保护她而再次入狱。而我,连爱都怕被发现
不仅如此,我还有点木讷,所以我也无法像一般韩剧的男主人公那样,会在你生日的时候用特别的方式,比如烛光晚餐或是游乐场上煞费苦心做的一次烟花盛会,也不会隔三差五送你玫瑰再加一句“我爱你”。浪漫的他们当然可以浪漫又优雅地虏获人心,可木讷的我,连在你面前说话都会脸红。
但是,尽管有点懦弱,有点木讷,甚至有点自卑,我却是在以我自己的方式在爱你。
我喜欢在喧闹的课间,将自己埋进书堆里仔细聆听,喜欢听到你爽朗得直入人心的笑声,好像听到你笑声的人都会让人禁不住嘴角上扬。就这样听着你的笑声,想象着你嘴角的好看的弧度,像是一天都沐着阳光一样。默默地细数你的笑,积累成心底最柔软的温暖。懦弱的我,只敢这样爱你。
我也喜欢在别人说起你的时候,装作漫不经心地追问你的后来,在别人高声谈论时静静地坐在一旁留心摘取有关你的所有字词,把它们串成链,贝壳做的链。你相信吗?听说贝壳是可以用来贮存记忆的。我收集了有关你的贝壳,在一个人的孤单的时候,或是在人群中落寂的时候,轻轻抚摸,听它们讲述有关你的一切,一遍又一遍。木讷的我,连在你面前畅谈都做不到,只敢这样爱你。
一块蛋糕,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对待;一份爱情,性格不同的人表达方式也会各有差异。我爱你,虽不能像娇媚的鲜花可以衬托你的容颜;也不能像奇珍异宝,可以增添你的光艳;更不能像一株长青的松柏,可以无时无刻给你依靠。我只能像一条绵延悠长的小溪,追随在你的身侧,在你干渴的时候给予慰藉,在你孤单的时候默默陪伴,在你快乐的时候、孤单的时候,珍藏你映在水面上绰约的身影。
是的,对不起,我只敢这样爱你!
爱你的小B
2010年元月
真实被形式渐渐吞噬的过程,就是语文教学渐渐没落的过程!两者都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悲哀!